產品詳情
它涉及一切風尚,一切習慣,它使世界舞臺呈現出多樣性;而人性則在世界舞臺上表現出一致性,它到處建立了為數不多的不變的基本原則:土地到處都一樣,但是種植出來的果實不同。清明節(jié)習俗傳統呈現多樣性,不同時代、不同民族和地區(qū)均有屬于自己的清明節(jié)風俗。同時,清明節(jié)又傳遞了中華民族普遍的生活態(tài)度和生命情感。科學地管理好文化遺產既是時代急需,也是社會發(fā)展向知識界提出的迫切要求??傊?,基礎理論和管理理論需要下大力氣來研究與建設。新華文化:我們注意到《意見》中指出“融入國民教育體系”,并明確提出了“在中小學開設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課程”、“支持有條件的高校自主增設碩士點和博士點”等意見。對此。
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開發(fā)中的三大矛盾探析,《旅游學刊》2013年第9期,被引用165次;林秋朔,搶救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建言,《民間文化論壇》2004年第5期,被引用87次;李世濤,試析“非物質文化遺產”的基本特點與性質,《廣西民族研究》2007年第3期,被引用79次。2.在對昆曲現狀作出探討和回顧時。昆曲理論研究隨之掀起熱潮。近20年來,昆曲理論研究取得了豐贍的成果??疾旖?0年昆曲相關文章、圖書、學位、學術活動等,可以看到昆曲理論研究的視野更加開闊,昆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愈加緊密,昆曲研究愈加關注當下,昆曲的傳承與發(fā)展、繼承與創(chuàng)新、傳統與現代轉化等問題依然是人們討論的重點。淮安市盱眙縣連云港市灌云縣遂寧市大英縣麗水市景寧縣文件指出:要提高傳統工藝產品的設計、制作水平和整體品質。強化質量意識、精品意識、品牌意識和市場意識,結合現代生活需求,改進設計,改善材料,改良制作,并引入現代管理制度,廣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,加強質量管理,提高傳統工藝產品的整體品質和市場競爭力。解讀:對于傳統文化、傳統技藝持有者來說。
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用在線平臺
演出的《夫妻觀燈》獲得金質獎章,受到、等領導的接見。由于多采取師徒世代口傳的形式以及其他種種原因,隨著名老藝人的相繼去世,光山花鼓戲劇目不斷減少,面臨著后繼乏人、無法傳承的窘境,亟待扶植和保護。2004年,光山花鼓戲被列為河南省民間文化遺產重點搶救項目,2007年被列入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無論立叉學科門類,抑或躋身“文化遺產學”門類,非遺在歷史的和空間上,其學術視野遠寬泛于學科。學科建設的終目的還是要服務于人才培養(yǎng),無論非遺政策導向還是具體操作,都應該向教育、學術和學科靠攏,以適應大量高層次創(chuàng)新型、復合型、應用型人才的培養(yǎng)。非遺歷經20年的實踐探索,由單純的保護行動向學科建構轉向的時機已經成熟。
非遺保護單位
20世紀50年代以來先后被稱作“無形文化財”“民間創(chuàng)作(或傳統的民間文化)”“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”,2003年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》正式確定為“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(非物質文化遺產)”?!癐ntangible”翻譯為漢語是有無形的、抽象的、觸摸不到的、不可捉摸的、難以確定的、模糊的等意。它是一潭幽深澄澈的靈泉,可以澆灌我們的精神,使我們的生命更有風采,使我們的人生更加豐滿。它的人文價值,給我們的生存以力量?!盵朱良志:《傳統藝術的人文價值》,《南京藝術學院學報(音樂與表演)》2013年第1期,第7頁。]在周本鳴的眼中,嗩吶演奏藝術不只是一門傳統手藝,它是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精華。今天,面對現代文明和全球化趨勢,如何上下聯動,蘊含在手工技藝中的生命力,為現代提供生活和生產的雙重滋養(yǎng),值得我們深思并為之付出努力。為此,本刊特約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提供學術支持,在“藝壇論道”欄目推出“振興傳統工藝”系列文章,以充分調動學術的力量,在對現實和理論問題的探討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