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品詳情
中國文化淵遠(yuǎn)流長、博大精深、絢爛多彩,是東亞文化圈的文化宗主國,在世界文化體系內(nèi)占有重要地位,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、自然條件的差異,人文、經(jīng)濟(jì)方面也各有特點(diǎn)。傳統(tǒng)文化藝術(shù)形式有詩詞、戲曲、書法、國畫等,而春節(jié)、元宵、清明、端午、中秋、重陽等則是中國重要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。
中國一詞最早見于西周初年的青銅器“何尊”銘文中的“余其宅茲中國,自之辟民”指的是當(dāng)時(shí)天下的中心洛陽 [7], [8]同時(shí)又以“華夏”、“中華”、“中夏”、“中原”、“諸夏”、“諸華”、“神州”、“九州”、“海內(nèi)”等的代稱出現(xiàn)。
“華夏”一詞最早見于周朝《尚書·周書·武成》,“華夏蠻貊,罔不率俾”。 《書經(jīng)》曰:“冕服采裝曰華,大國曰夏”?!?/span>尚書正義》注:“冕服華章曰華,大國曰夏”。“華”,是指華麗、興旺;也有說上古華、夏同音,本一字?!?/span>左傳》曰:“中國有禮儀之大,故稱夏;有服章之美,謂之華?!?/span> [9]華是指漢服,夏指行周禮的大國,故中國有禮儀之邦、衣冠上國之美譽(yù)。
而漢語中的“中國”一詞,最早指西周京畿(成周,今洛陽)地區(qū) [7] [10-11],后演變?yōu)?/span>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(qū),中國以外則稱為四夷,所謂“天子有道,守在四夷”。 [12]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,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。 [13]漢代始建蠻夷邱,并使漢字文化圈正式成型,南北朝建四夷館,明代四夷館,內(nèi)分八館,曰:韃靼、女真、西番、西天、百夷、高昌、緬甸。自近代以來,中國作為東亞文化宗主的局勢逐步被打破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