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品詳情
瓷磚是從陶質類磚瓦器演變過來的,它既有平整的形狀,也有一定的厚度,其平面屬性為板面類瓷器的產(chǎn)生奠定了基礎。早出現(xiàn)的瓷磚面積較小,厚度較大。從掌握的資料來看,景德鎮(zhèn)在明代宣德年間已燒造出用于建筑的、生產(chǎn)工藝較為完善的瓷磚。首都博物館藏宣德朝《青花古錢錦紋方磚》其形狀呈正方形,邊長為14.3厘米。該瓷磚瓷質緊密,板面不大,但板面平整,可以看出生產(chǎn)繪制工藝較為成熟,繪四方連續(xù)古錢錦紋,紋飾結構嚴謹,華錦富麗,青花色澤艷麗,深淺不一,色重處有黑色的結晶,有進口“蘇泥勃青”料的突出特點。釉面也有棕眼,呈橘皮狀,此為宜德朝青花瓷之特征。這是所見到的完整的有圖案的瓷器的生產(chǎn)奠定了工藝基礎。
至清代康熙年間,景德鎮(zhèn)又出現(xiàn)了空心狀的瓷磚,磚面長寬各約20厘米,厚約5厘米,中間由瓷條撐住,形如扁方盒,正反兩面加彩,此種空心瓷磚以五彩紋飾多,也有青花、斗彩,瓷磚用于鑲嵌在木制床的三面圍欄上。如首都博物館藏《五彩人物花鳥瓷磚》整套共9塊,以圓形瓷磚為中心,對稱排列,兩側方形瓷磚正面繪歷史人物故事,反面繪春桃、夏蓮、秋菊、冬梅等四季花鳥圖案。畫工精湛,色彩豐富,是一套難得的康熙五彩佳作。這種用于制床三面圍欄上的瓷磚,畫面內容有“郭子儀子媚滿朝”、“琴棋書畫十八學士”等。至雍正朝此類方形瓷磚的燒制技術又有提高。由于方磚有一定的高度,因此是豎立在匣缽中燒成的,其形制更大,厚度更寬。